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社会认知中的核心成分,反映了人们对自己能否达成行为绩效的信念,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信心的综合评价。迄今为止,尽管有大量研究证据支持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也有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或没有显著的关系。这表明自我效能感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需要关注自我效能感影响工作绩效的边界条件。

陆昌勤课题组以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框架(challenge–hindrance stressor framework)和资源保护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挑战性压力和阻断性压力的组合模式对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该论文采用了多轮次、多来源的现场调查研究设计,发现了挑战性压力和阻断性压力的不同组合模式调节了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低挑战性压力-低阻断性压力的情境下,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而在低挑战性压力-高阻断性压力的情境下,二者间的关系变为负相关。本研究首次将挑战性压力和阻断性压力的组合模式作为自我效能感影响工作绩效的边界条件,为理解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分歧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陆昌勤课题组已毕业的研究生杜丹阳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她目前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课题组2020级博士生吴仲达为本论文的第二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陆昌勤研究员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

论文连接:Du, D. Y., Wu, Z. D., & Lu, C. Q. (2023). In what stressful context does self-efficacy promote job performance? The roles of challenge–hindrance stress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30(1), 27–37. https://doi.org/10.1037/str0000282


2023-11-25